发布时间:2024-12-05 14:37:38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网 上海8月14日电(记者 陈静)炎炎夏日,三伏时节,正是“冬病夏治”好时机,记者14日走进位于普陀区中医医院的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经典外治传承普陀基地(以下简称:“外治基地”),医生们正忙着为患者开展包括督灸、暖膝灸、拔罐等的中医外治疗法。
上海市名中医张仁工作室成员葛文逸医生告诉记者,督脉位于人体背后的正中线,督灸是一种隔物灸。她说,督灸适用于阳虚患者、正气不足体质虚弱者,三伏天时,有风寒湿病、脾胃病等的患者特别适合接受督灸。
另一边,中医外科医生张洁颖正在为患者做暖膝灸。她告诉记者,有老寒腿、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年长者,膝关节囊上积液,无骨折、无骨质变化的运动损伤者等接受暖膝灸后可放松肌肉,通经止痛。
去年10月,“外治基地”揭牌。(普陀区中医医院供图)据悉,去年10月,“外治基地”揭牌。普陀区中医医院院长刘晨接受采访时表示,“外治基地”开展的治疗项目从原来的20多项增加至64项,既有推拿、针刺、艾灸、放血、拔罐等大项目,又有贴敷、涂擦等小项目,逐步形成了外治法联合药物治疗的特色。医生们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特点,为患者打造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治疗方式灵活多样,临床疗效明显,费用也经济。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远古时代,人类祖先最先掌握的治疗方式是外治法。外治法是古代劳动者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缓解身体病痛、恢复健康的方法。“但是历史发展到现代,以往很多有效的外治方法正在慢慢消失。”贾杨说,“如今正在使用的外治方法数量比古代文献记载的数量大大减少。这使得我们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促使我们去发掘整理经典的外治法,为当代民众健康服务。”
在贾杨看来,中医外治法具有绿色生态价值,医生可以借助并不复杂的中医外治器械展开治疗,相对于内服药物,外治法的费用较低。如今,在很多疑难杂症的治疗中,中医外治法的介入常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贾杨希望年轻的医生不仅会开汤药,还要掌握各种外治方法,把中医内治和外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刘晨告诉记者,“外治基地”成立至今的半年里,中医各科的专业医师,利用中药熏蒸机、红外线治疗仪等10多种中医外治设施设备,在专家指导下开展各项中医外治操作。民众对中医传统特色的外治疗法颇感兴趣,医院的诊疗量翻了近十倍。
刘晨表示,“外治基地”下设3个中医工作室,与区域内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知名专家坐诊将同品质的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社区,吸引了众多民众。
普陀区中医医院党支部书记黄欲晓表示,借助普陀区中医“治未病”健康联盟和普陀区皮肤病专科医联体,“外治基地”进一步深化市——区——社区的联动发展模式,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和共享:一方面培养了社区中医药人才,切实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诊疗。
王海丽在“外治基地”带教年轻医生。(普陀区中医医院供图)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副馆长王海丽是方氏针灸第三代传人张仁教授工作室的负责人,也是蔡氏妇科的传人。她每周定期到“外治基地”坐诊,并带教该院青年医生。她表示,在开展诊疗过程中,患者对中医外治的需求一直在提升。“在诊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通过多种渠道关注中国医药文化,希望通过中医药改善健康。”王海丽表示,“我们也希望借助中医药的传承,帮助青年医生形成良好的中医思维,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在采访中,王海丽以她的带教经验为例解释:“一开始,对某一种疾病,她们以开药为主,有时会采用针灸。在带教中,我引导他们开拓思路。现在年轻医生会在诊疗中灵活使用多种方法来提高疗效。”
葛文逸就是王海丽带教的学生。她说:“老师们在诊疗的同时悉心教导,把多年临床总结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在传承中医的同时,把所学所思融会贯通,提高了自身技术水平。”
“中医外治法具备疗效确切、作用迅速等特点,有极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刘晨表示,未来,“外治基地”将继续探索、挖掘、研究各类中医经典外治疗法,提高外治法在民众中的知晓度,为发展多元化的诊疗方案进一步努力。(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