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胜利的天平已难以向乌克兰倾斜

发布时间:2024-11-23 20:56:12 来源: sp20241123

  “这场冲突陷入了僵局,它可能持续数年,将乌克兰蚕食殆尽。”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11月初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专访时坦言,在西方提供更先进的武器和技术援助之前,乌军已无法突破俄军的防线,“我们(乌军)事实上已陷入困境”。

  扎卢日内口中的“困境”可能包括三个方面:其一,西方提供的军事装备和弹药储备已无法让乌军在与俄军的对抗中占据优势;其二,面对俄军的战场防线,乌军必须持续发起反攻以博取西方的同情换取西方持续军援,这将导致乌军有生力量大幅减员;其三,乌克兰军方和当局就当前战场形势的判断可能已出现明显分歧。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的一番言论印证了外界的这一猜测。他称乌克兰一直都很困难,但战争远没有陷入僵局,乌克兰人必须在战争中不怕牺牲,只有这样乌克兰才能按照1991年的边境线收复失地。

  事实上,乌军当前的处境不容乐观。自从今年6月发起反攻以来,乌军在持续5个月的反攻中仅仅将防线向前推进了17公里,而代价是乌军几乎耗尽了当前的进攻潜力,被迫与俄军转入阵地战。

  那么,在当前战场陷入僵局的背景下,泽连斯基的“雄心勃勃”对比扎卢日内的冷静务实,预示着俄乌冲突怎样的前景?

  北约前秘书长似乎已为乌克兰想好了“出路”。根据德国电视新闻网11月12日报道,北约前秘书长拉斯穆森建议乌克兰“部分入约”,即将乌克兰南部和东北部被占领土除外,北约可以接纳乌克兰现有领土“入约”,“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北约与俄罗斯爆发冲突的风险”。

  俄罗斯Tsargrad网站分析说,经过两年的冲突,西方已经明白,彻底打败俄罗斯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他们(西方)已经为乌克兰失去部分领土做好了准备”。

  美国《纽约时报》近日也对外披露,美国和欧盟官员已开始同乌克兰政府商讨如何与俄罗斯开启谈判以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报道称,西方提供的武器已不足以令乌军在战场上取得突破,西方盟友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意愿在不断减弱,“乌克兰可能真的需要做好放弃些什么的准备了。”

  以放弃被占领土为条件换取和平,对于身为“战时总统”的泽连斯基来讲,其政治代价及后果显然是无法承受的,但留给他的选项并不多,似乎只有继续开足战争马力,让乌军不计一切代价向俄军发起反攻,以期为乌克兰保留最后一分胜利的希望。

  “泽连斯基的做法在西方人看来,可能意味着是时候另觅他人代表乌克兰政府了”。曾担任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顾问的奥列克·索斯金表示,“目前乌克兰的国家利益已与美国和北约的利益相行渐远,西方对泽连斯基的忍耐度也在不断下降。”

  法国和意大利也对俄乌两国间尽快开启谈判表现出明确期待。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表示,与俄罗斯进行一些“公平和良好谈判”的时机已经到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则直言,“大家都很疲惫,我必须实话实说,我们需要找到一条出路。”

  “以‘朝鲜半岛模式’解决俄乌冲突可能是当前最为现实的出路”。乌克兰前总统办公厅主任梅德韦丘克认为,俄罗斯的安全和政治利益需要得到西方的尊重和保障,西方也需要尽快从乌克兰的泥沼中抽身,“‘朝鲜半岛模式’就给这样的愿景提供了明确的参考路径。”

  “为什么不呢?”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科特金也持类似观点,“这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但在美俄博弈背景下,留给乌克兰的选择并不多。”

  “朝鲜半岛模式”能否成为现实,还有一个关键的变量,那就是俄罗斯的态度,即俄方能否满足于当前有限的地缘政治利益而不会进一步拓展战略和军事目标。

  俄罗斯国际同胞理事会副主席瓦基姆·科列斯尼琴科认为,“朝鲜半岛模式”如同此前的《明斯克协议》,只会给乌克兰提供又一次喘息的机会,“西方谋划冻结俄乌冲突,这并不是为了翻开历史新的一页,而是在为基辅政权赢得喘息契机,从而进一步武装他们,令他们再次投入与俄罗斯的战争中。”

  “未来一年半或两年,‘球’都在俄罗斯这边,如果计划发动进攻,这一窗口期要好好把握,越往后,越难突破。”俄罗斯军事专家叶夫根尼·费德洛夫也认为,俄罗斯不能轻易接受“冻结”冲突的选项。他称,过去一年,俄军一直在进行积极防御,人员和军备损耗极低,而乌军在失败的反攻中早已精疲力竭,“我们(俄罗斯)的后备力量还在不断充实,军工企业还在为部队配备更多作战装备。”

  英国国防部在今年9月的一份报告中就指出,根据开源情报显示,自今年4月以来,俄罗斯巡航导弹的消耗率就在不断下降。与此同时,俄罗斯领导人还反复强调要提高巡航导弹的生产规模,“俄方很有可能积累了大量巡航导弹库存,并可能在今年冬季对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发起大规模集中打击。”

  不论是乌克兰部分加入北约还是俄乌以“朝鲜半岛模式”冻结冲突,都反映了俄乌冲突发展的整体态势,而冲突最终的走向可能还取决于乌克兰军人的战斗潜力还有多大、西方对泽连斯基的忍耐度还有多强、俄罗斯对自身地缘政治利益拓展的希冀还有多高以及俄美对战后重塑欧洲安全架构的共识能有多少。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除了乌克兰自己,已经没有任何一方还会真正关心乌克兰能否再次拥有1991年的边境线,俄乌冲突胜利的天平已经难以再向乌克兰倾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祺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