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发力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11-26 01:06:47 来源: sp20241126

  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展现出较强发展韧性,钢铁生产总体保持稳定,但也面临市场供需出现阶段性严重失衡、钢材价格下跌明显、铁矿石价格高企等困难,提升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难度加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日前召开一季度信息发布会呼吁:进一步自律控产降库存、优化品种调结构。“后期,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逐步发挥作用拉动钢铁需求,以及全行业自律控产降库存取得阶段性成效,钢铁行业有信心进一步稳定运行、提质增效。”中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表示。

  自律控产降低库存

  今年一季度,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小幅下降,但受下游有效需求不足及春节后需求启动延缓等影响,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大于产量降幅,供需矛盾突出,钢材价格持续下行,叠加铁矿石等原料价格易涨难跌的影响,企业利润明显下降,钢铁行业运行呈现出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2.57亿吨,同比下降1.9%;生铁产量2.13亿吨,同比下降2.9%;钢材产量3.36亿吨,同比增长4.4%。一季度,全国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2.32亿吨,同比下降4.7%。总体看,钢铁供给强于需求。

  从企业库存来看,3月中旬,中钢协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达1953万吨,为今年年初以来最高水平,也是近4年同期的最高水平,仅次于2020年疫情期间的2141万吨。截至3月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约1843万吨,环比下降5.66%,同比增长6.8%,高于历史同期最高值2020年3月下旬的1807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价格是市场的风向标。据中钢协监测,一季度,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09.95点,同比下降6.29%。其中,CSPI长材指数平均值为112.10点,同比下降8.80%;板材指数平均值为109.04点,同比下降6.92%。

  钢铁行业效益同比下降。一季度,中钢协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为1.49万亿元,同比下降4.55%;营业成本为1.42万亿元,同比下降3.99%,收入降幅大于成本降幅0.5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87.08亿元,同比下降47.91%;平均利润率为0.58%,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截至3月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3.04%,同比上升0.75个百分点。

  3月28日,中钢协发布有关倡议书,呼吁企业坚持“以销定产、以效定产、以现定销”的经营原则,根据市场变化自律控产降库存,实现供需动态匹配。

  进入4月份以来,企业库存显著下降。4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约为1812万吨,比3月中旬、去年同期、前年同期分别下降7.26%、2.29%、7.89%。钢材价格止跌企稳并小幅回升。

  “随着近期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市场上出现一些关于钢价、效益前低后高的炒作,需警惕随之而来的复产冲动导致产能过快释放,再次造成新一轮供需失衡。”姜维提醒说,企业要保持定力,坚持控产降库存,追求有质量的运行、有效益的发展。

  增强原料保障能力

  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石3.1亿吨,同比增长5.5%;进口均价为129.5美元/吨,同比增长10.6%。“一季度,钢材价格下降6.29%,同期进口矿价上涨10.6%,不合理的矿价严重侵蚀了钢铁行业效益。”姜维表示。

  据专家分析,铁矿石的价格之所以易涨难跌,是因为全球铁矿石供给的垄断格局没有被打破,铁矿石定价机制不合理。在此情况下,我国钢铁业需双管齐下增强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

  加大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在有关部委、地方、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下,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国内最大的千万吨级单体地下铁矿山——鞍钢集团西鞍山铁矿项目六大类40余个要件办理时间缩短了29个月,刷新了国内新建大型矿山要件办理时间的最快纪录,该项目已于2022年11月份开工。2023年以来,中国五矿陈台沟铁矿项目开工建设,鞍钢矿业齐大山和大孤山铁矿分别获得扩界采矿许可证,建龙集团思山岭铁矿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国内铁精矿产量保持增长。

  推进海外权益矿建设。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已进入实质性阶段,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塞拉利昂新唐克里里铁矿二期1200万吨/年选矿工程项目签约。

  据了解,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对提升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韧性意义重大。近期,宝武资源西非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将紧密围绕西芒杜铁矿项目建设和运营,进一步深化宝武资源与几内亚政府以及合作伙伴的属地化合作,与矿山、铁路、港口、过驳、海运、销售等合资公司加强对接,统筹业务协同。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在市场倒逼和政策引导下,钢铁行业积极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钢协会员企业近年的盈利数据分析显示,兴澄特钢、湖南钢铁、新兴铸管、龙腾特钢等位居行业前列企业的共同特点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高,钢材品种正在成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要素。

  中钢协副秘书长兼市场调研部主任石洪卫表示,从市场环境的阶段性特征来看,钢铁市场从增量发展阶段进入了存量优化阶段。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钢铁市场需求总量在缓慢回落,但是品种结构在快速优化。

  当前,建筑钢材需求趋势下降已成为行业共识,汽车、家电、船舶、机械等制造业用钢量稳中有升,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产业对钢铁的需求快速增长。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产业用钢新需求,钢铁行业产品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的42%提高到2023年的48%,今年年初以来呈现进一步上升的态势。一季度,中厚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冷轧薄宽钢带、镀层板(带)、热轧薄板为产量增长较大的品种,同比分别增长9.0%、10.4%、16.5%、14.5%、63.8%。从出口品种看,板材出口量大且增长明显,热轧板卷、镀层板和热轧薄宽钢带出口增量较大。一季度,我国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超过35%。

  “3月份,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振了钢材市场需求预期。”姜维表示。据测算,大规模设备更新可带动中高端工业用钢材消费增量约800万吨。随着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逐步落地,制造业、能源等钢铁需求将迎来新机遇。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走在我国工业领域前列。据中钢协调研,推广工业机器人应用已成为钢铁行业普遍共识,机器人(含无人化装备)应用密度达54台(套)/万人。50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了管控衔接、产销一体和业财无缝。智能工厂和智能集控中心正在成为新趋势,40%的企业在主要产线应用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79.6%的企业试点应用大数据模型,18.4%的企业已开展局部AI应用,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过程管控和智慧化企业运营管理的企业分别达到79.6%和57.1%。

  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截至2024年4月23日,共有136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95家企业完成了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4.495亿吨,吨钢超低排放改造投资约为453.8元。58家企业(4.4亿吨产能)作为极致能效培育企业,正在积极推进实施极致能效工程,在带来可观节能减碳量的同时,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周雷)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