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6:07:06 来源: sp20250110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题:确保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引领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不动摇、不偏轨、不折腾、不停顿,确保改革开放事业行稳致远,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举旗定向——“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就前往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并来到深圳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发出改革开放的新号令。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为新时代改革事业正本清源、举旗定向——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全面深化改革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一系列事关改革方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阐释改革历史定位,指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指明改革目的任务,强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廓清改革思想认识,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
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根本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这一重大论断,具有极强的方向性,校正了“唯GDP”思维,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个人所得税改革持续惠及百姓民生、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虚高药价“动刀”……一项项举措坚守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办群众最盼事、解人民最难题。
改革既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本色,也要增强政治定力,树牢底线思维。
2018年12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底线原则。
什么是不该改的、不能改的?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对此,我们态度坚决、行动有力。
明确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将党的全面领导融入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治理、高校领导体制、群团组织建设等各类工作全过程;
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等,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
党的十八大以来,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事业的方方面面。
今天,致力于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新时代中国坚持改革的方向、立场、原则,将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纲举目张——“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3年11月12日,人民大会堂,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
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挥写完善和发展“中国之制”新画卷,破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将改革开放事业引向更加壮阔的航程。
冲破障碍、突破藩篱,激发党和国家事业新活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瞄准束缚市场活力的条条框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迸发。
平均每天超过2.7万家企业诞生,超过8万辆汽车下线,超过350亿元商品在网上售出,超过3亿个包裹快递寄送……今天的中国大市场,气象万千、生机勃勃。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重拳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党的纪检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向“和平积弊”开刀,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解决金钱案、人情案等问题,司法改革深入开展……
真刀真枪抓改革,动真碰硬求实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新活力、取得新成就。
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成熟定型——
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确保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制度建设,以13个方面制度体系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图谱,奠定“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石。
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中,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健全制度框架,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蹄疾步稳、积厚成势,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征程上树起又一座法治丰碑,助推“中国之治”跃上更高境界。
完善和发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努力建设法治中国;以愈加成熟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推动实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通过越来越完善的对外开放制度,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发展……
从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到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从稳妥处理突发风险事件到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践一次次证明,“中国之治”蕴含着无限生机活力,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着有力保障。
守正创新——“这一次改革,我们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后,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是研究改革。这一次改革,我们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对新时代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唯有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方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顺应实践发展新要求——
从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到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2024年初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进行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面对实践发展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2024年2月,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汲取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这份文件提出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循大道,至万里。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前行,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中华民族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记者林晖、王子铭、王鹏、徐壮)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