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22:36:39 来源: sp20241224
绿油油的小麦一望无际,农用无人机在麦田上空盘旋……孟春时节,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协和社区,阡陌纵横的农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成都市简阳市禾丰镇连山村的千亩桃园,村民们正忙着给桃树疏花、施肥,争取让今年的桃子品质更好。
让农业强起来、农村旺起来、农民富起来。近年来,成都将做好“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把成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特点转化为发展优势,从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等多个领域发力,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现在是小麦孕穗期,需要防治蚜虫、锈病、赤霉病等,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既高效又精准。”崇州市协和社区农业职业经理人王仕钦一边操作无人机,一边向记者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成都按照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生态友好、稳产高产的标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成都新建高标准农田33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1.77万亩,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10万亩,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231.9万吨。
“藏粮于地”稳产,“藏粮于技”增收。在离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仅仅十几公里的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是成都藏粮于技的关键一环。作为中国首批5个国家级种业园之一、西南唯一的国家级农作物种业园区,天府现代种业园集科技研发、双创孵化、博览交易等功能于一体,搭建了“一库一院五中心”重大种业研发平台。
成都先后出台《成都市农业科技英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成都市深化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等政策,吸引越来越多农业职业经理人扎根乡村发展。未来,成都还将着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成都农匠”。
“以前种地一年也就两万块钱,现在村里发展桃产业,除了承包土地的租金,每个月还在村集体里务工,一年下来至少有7万元。”正在桃园里忙碌着的连山村村民王性奎笑着说。
借助桃产业,连山村不断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围绕赏花经济,连山村修建了桃源步道,统一打造了阳光房、水美乡村等消费场景,拓展‘产业+休闲娱乐观光’模式。”禾丰镇党委副书记陈伟介绍,2023年,连山村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350万元,带动该村400余人就地就业,村民务工和土地流转收入超过685万元。
2023年,成都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已达361.76亿元,集体土地1415.26万亩,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已增至246.07万元。
“没想到能印出这么好看的花纹。”龙年春节,位于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的明月村成为游客打卡点。作为远近闻名的文艺村,今年有不少游客在这里体验扎染、陶艺、水果采摘等,在自然山水间感受诗与远方。
近年来,成都还基于“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典型特征,遵循城乡融合发展片区规划理念,统筹推进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制定完善和美乡村分类建设标准和星级培育体系,梯度培育一批省级精品村和美丽宜居村庄,连点成线打造和美乡村建设示范带,努力推动城乡各展其长、乡村各美其美。
在油菜花田旁吃火锅、在竹林菜地边喝咖啡……一个又一个乡村消费新场景接连涌现,有效促进都市农业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休闲农业收入与接待人次达445.4亿元、1.58亿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5.75%、15.5%。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7日 14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