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家:香港社会已就基本法23条立法达成充分共识

发布时间:2024-10-30 10:43:11 来源: sp20241030

   中新社 香港3月2日电 (记者 刘大炜)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以下简称23条立法)公众咨询期于2月28日结束,其间收到超过1.3万份意见,绝大多数支持立法。对于23条立法,多位香港专家近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数据反映香港社会已有充分共识。

  “这样高比例的支持表明市民对于强化香港法治、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视和共识,也显示了香港市民对于建立更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的迫切需求。”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表示,这些意见将为特区政府完善23条立法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香港基本法教育协会副会长傅健慈对记者说,针对23条立法,香港法律界最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立法目的、法律基础、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罪名的定义和罚则等。咨询过程中,特区政府组织了近30场咨询会,就咨询文件的建议进行详细解说。“可以说,这次公众咨询达到了理想效果,厘清了香港社会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模糊认识。”

  傅健慈表示,从收集到意见的来源看,咨询渠道是开放的,欢迎各方提出有效意见。值得一提的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等官员还在咨询期期间组成“应急队”,针对外国势力或反中乱港分子发表抹黑言论及时应对和反驳,并在第一时间作出强而有力的解释,让社会从中对立法有更深的了解,起到积极效果。

  何建宗观察到,除了递交特区政府意见书之外,整个咨询期内,社会各界也积极发声支持立法工作。他对记者表示,这些建议并非纯粹政治主张,而是覆盖了立法建议的不同范畴。“这种积极参与的氛围,有助特区政府制定出更加全面和具体的法律政策。”

  何建宗补充说,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社会对23条立法仍存在一些顾虑,但主要关注点在于如何清晰界定罪行,并非针对立法本身。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洪雯举例说,如市民和团体提出应进一步澄清“煽惑离叛”罪下“公职人员”定义、“窃取国家秘密”罪行元素、“国家秘密”适用范围等。对于其中有参考性的意见,值得特区政府跟进。

  对于23条立法与现行香港国安法的关系,何建宗分析道,23条立法是香港特区根据基本法自行立法的一项举措,旨在履行特区政府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而香港国安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然后在香港实施的法律,属于中央立法。

  “尽管立法程序和主体不同,但两者都旨在维护国家安全,防止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何建宗表示,它们在共同目标上是互相补充的,且无法相互替代。在23条立法完成后,两者将会形成相互支持的法律体系,以确保香港的稳定与国家安全。

  洪雯补充说,无论是23条立法的公众咨询过程,还是此后立法的各阶段,特区政府的解说都需分清法律和道德。她认为,法律所设定的只是最低行为底线,触碰底线即为违法。而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以至于全身心的热爱,则是值得崇敬的高尚道德情怀。基本上,威胁和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可以辨别和定义、并用法律来规管;但“爱国”作为道德情操,却难以用法律来规定,因为世上根本没有一条清晰的准绳可以判定某人是否真爱国。

  “所以,特区政府务必让市民和国际社会明白,基本法第23条并非从崇高的道德标准去提要求,而只是设定不可触碰的最低要求和行为底线。”洪雯说,正因如此,香港自由、开放、国际化的社会环境,并不会因23条立法受到影响。(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