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4:01:23 来源: sp20241205
让恶意攻击的人付出代价,让放纵戾气的平台承担责任,才能形成有效震慑、树立鲜明导向
当今时代,网络的影响无远弗届。它在丰富社会生活、打开表达空间的同时,也滋生了网络戾气的问题。或是进行人肉搜索,大肆泄露个人信息;或是使用网络暴力,恶意攻击谩骂;或是挑起对立情绪,激化社会矛盾。凡此种种,既给人们带来身心伤害,也污染网络空间、破坏公序良俗。
前不久,中央网信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聚焦网络戾气容易滋生的重点环节版块,围绕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类型,坚决打击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造谣攻击,编造网络黑话、恶意造梗,煽动网上极端情绪等7方面问题。这一系列举措落地实施,有力遏制了网络戾气传播扩散,有助于健全防范治理网络戾气的制度机制,更好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社会需要秩序,公民需要良知,网络需要清朗。相较于现实社会,网络空间具有隐匿性、虚拟化的特征,容易使一些人失去言行的边界感和责任感,毫无节制地宣泄非理性情绪。比如在“网络厕所”这种网络戾气的“新马甲”里,有人直接晒出他人照片或网络言论,诱发攻击性言论;还有人通过“开盒挂人”将他人的个人信息公开到网上,以达到威胁、羞辱或报复的目的。动辄“对骂”“互撕”,污名化特定群体,有组织地恶意辱骂举报他人……网络戾气产生于虚拟空间,但对广大网民的伤害、对社会文明的践踏却是真实的;网络戾气若不加遏制,则网络空间的每个人、每个机构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构建理性文明的网络环境,需要利剑高悬、抓好整治。在前段时间公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暨典型案例中,对诸如“网上侮辱他人”“购买并通过信息网络发布个人信息”等行为,依法给予惩罚,形成良好的警示作用。也要看到,一些充斥网络戾气的言行打擦边球,尚不构成犯罪,由于参与者众多,执法成本也比较高,可通过这次专项行动查找问题漏洞,完善治理机制。只有坚持重拳出击,集中关闭一批严重违规、影响恶劣的账号群组,坚决取缔一批戾气聚集、问题突出的功能版块,从严查处一批履责不力、顶风作案的网站平台,让恶意攻击的人付出代价,让放纵戾气的平台承担责任,才能形成有效震慑、树立鲜明导向。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摒弃拉踩引战、煽动对立、制造恐慌的“有毒流量”,才能为平台长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
网络空间污浊,人人受其害;网络空间清朗,人人享其利。每个网民的言行都影响着网络风气,大家应该形成反对网络戾气的共识,并自觉抵制网络戾气。在热点事件中,是理性关注,还是被虚假信息带节奏?在公共讨论中,是文明对话,还是渲染极端情绪?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情绪宣泄;多一些求同存异,少一些党同伐异;多一些尊重包容,少一些对立对抗,就能从社会心理层面消除网络戾气滋生的土壤,为清朗网络空间奠定坚实文明基础。
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应该成为促进理性交流、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秩序的公共空间。政府部门、平台企业以及广大网民携起手来,把专项整治与长效治理结合起来,把外部监管与自我约束结合起来,就能形成消除网络戾气的合力,共同构建理性文明、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5日 05 版)
(责编:梁秋坪、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