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23:13:40 来源: sp20250110
“文亭文亭!你是我暖暖的家园,奔走在新时代的路上,各族儿女心连心,让幸福的日子甜甜蜜蜜……”中秋前夕,在社区节日晚会上,一首由青海省西宁市文亭巷社区居民参与创作的歌曲《我是一颗石榴籽》,既唱出了幸福与团结,也传递出各族群众心心相印的真情。
中秋前的西宁市各社区热闹非凡。在祁连路西社区外的广场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长条桌凳已经摆好,家家户户相聚在这里。人群中,一位胡子花白、头戴民族圆帽的大爷引人注目,他手中的勺在大锅中翻捞着,旁边的阿娘不时把切好的蔬菜往里添加。这位年逾70岁的大爷,被街坊亲切地称为“熬饭阿爸”,在旁帮厨的妻子,则被称为“操心阿娘”。逢年过节,祁连路西社区都会举办“百家宴”,不同民族的邻里们从楼栋里走出来,开开心心地一起做饭吃饭、载歌载舞。
“最让我感动的,不是‘百家宴’吃饭时的热闹过程,而是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一个人抹嘴就走,都留下来帮助收拾餐后垃圾——只有真正把社区当成自己家,才能这样。”社区党委书记妥香珍感慨地说。
祁连路西社区的少数民族群众有463人,属于较典型的多民族社区。2021年,社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称号,是西宁市首批“石榴籽家园”社区。用妥香珍的话说,“我们社区所有的工作,归根到底都是民族团结工作。”为此,祁连路西社区推出多项举措,推动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丰富的活动为各民族群众交流提供了平台。祁连路西社区为党建品牌取名“朝曦社区”,“取意为‘早晨的阳光’,让各民族群众都能感受到如沐晨光般温暖的服务。”妥香珍介绍,社区以此为载体,从群众居住生活、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在传统节庆日和寒暑假,开展“朝曦邻里节”“朝曦百家宴”“猜灯谜”等活动,为各族群众创造共事共乐的氛围。
“针对社区实际情况,很多基层网格员都是精通‘双语’的少数民族党员群众。”西宁市城北区委统战部部长李有新介绍,在祁连路西社区,各楼栋长、网格员不少都是由少数民族党员群众担任。城北区注重岗位均衡性配备,在基层加强各民族人才的“引进”。仅在祁连路西社区,由少数民族党员担任的支部书记就占三成。
干部配到位,服务更贴近。“您把高龄补贴复审的材料交给我,办好后我再和您联系……”8月28日,民族事务服务窗口前,工作人员卓玛永吉耐心地对接各项工作。此前,文亭巷社区党委书记刘翠青向大家征求意见并设置了民族事务服务窗口。
文化带旅游,交融“无差别”。祁连路西社区的土族党员赵春兰,有一手绝活“盘绣”。土族盘绣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赵春兰在社区的文化活动室有一间工作室,不少青少年都在周末过来学习盘绣技艺。刚过去的这个暑假,赵春兰在社区的邀请下,组织了一场“大手牵小手”土族风情体验游,孩子和家长们跟着赵春兰前往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一起挖土豆、吃炕锅。
促进青少年交流“育苗”、文化艺术交流“润心”、旅游带动互嵌式发展“搭桥”……在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达28.6%的西宁市,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十项行动”正不断凝聚人心。目前,西宁市已打造67家市级、167家县区级“石榴籽家园”社区。
“一家亲”的场景在这里随时上演。晚上,祁连路西社区广场上仍然热闹。藏族大妈蔡玉萍擅长跳锅庄舞,她领衔的老年舞蹈队正在排练。对着记者,性格开朗的蔡玉萍兴冲冲地说:“我们都是‘好邻居’‘好舞伴’‘好姐妹’!”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4日 06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