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近镜头 | 风雨改革路,扬帆再起航

发布时间:2024-12-31 06:24:35 来源: sp20241231

2013年7月21日上午,大雨滂沱。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考察,一下飞机就直奔位于长江北岸的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

当时,距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还有不到4个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工作正在加紧推进。

上午11时许,正在阳逻港区中控室值班的余立麒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看到,一支车队冲破雨帘,驶入港区,在中控楼前依次停下。

不一会儿,亲切的问候声在身后响起——“同志们好”。余立麒和大伙儿回头一看,发现来人竟是习近平总书记,便都惊喜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习近平总书记依次走到每一位中控员的工位前同大家一一握手。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控室听取了港区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还在电脑屏幕前仔细察看了集装箱卡车从港区卡口到堆场再到码头前沿的完整操作过程。

从屏幕上可以清晰看到,作业区内集装箱堆垛如山,桥吊起落不停。

在听取港区建设情况汇报后,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同在场同志交流。

“三峡通航的标准是多少?”习近平总书记问起港口上游航道条件。

“单船6000吨级。”时任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跃明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点头称赞。这一数据表明长江上游通航能力已是世界内河航运领先水平。

离开中控室,习近平总书记乘车前往作业码头考察。

此时,风更大了,雨更急了。码头地面上已经积了一层雨水。

“车门一开,总书记自己撑着伞就下车了,裤腿也卷好了。”陪同考察的时任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强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积水深的地方能到皮鞋一半高度,但总书记根本没在意。他把伞靠向我,和我边走边聊。”

“内地港口是不是发展潜力很大,到东南沿海的集装箱多吗?”总书记问。

“60%是外贸箱,40%是内贸箱,内地港口很有潜力。”顾强生回答。

如何解决投资资金问题、设备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习近平总书记冒着大雨在码头上考察了十多分钟,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雨水打湿了衬衫,却没能停下总书记深入调研的脚步。

两天后,在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征求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3个多月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其中,“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正是重要改革举措之一。

总策划:傅华、吕岩松

总监制:霍小光

策划:孙承斌、郭建业

监制:赖向东、张晓松

记者:高蕾、胡梦雪、李思远、李学仁

编辑:杨文荣、金小茜、虞东升、张浩波

海报:殷哲伦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