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和发展中彰显土陶之美(美在乡村·走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发布时间:2024-12-21 10:28:54 来源: sp20241221

  寒冬腊月,大地银装素裹,遥望古城烽燧,蜿蜒的叶尔羌河汇入绵延胡杨林中……

  叶尔羌河下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一团唐驿镇上,图木舒克土陶技艺馆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西望马蹄山,东靠包尔其化石山,这座年轻的土陶技艺馆外形质朴、墙色如土,仿佛历经千年时光雕琢,诉说着土陶烧制技艺薪火相传的故事。

  “制作土陶,关键在于原材料的选择。五十一团唐驿镇地处喀什噶尔河下游冲积平原,得天独厚的河泥资源为制作土陶提供了便利条件。”眼下虽已是数九寒天,推开图木舒克土陶技艺馆体验区的大门,里面却十分热闹——陶艺师们正在为参加兴趣班的学员讲解土陶文化与制作流程。

  “土陶的制作主要靠手感和经验。首先,要将挑选过的河泥加水,浸泡一到两天,待其变软后反复用力揉捏,才能获得满意的原材料。接着,根据自己想要的器型进行手工拉坯,泥坯才能有‘生命’。陶器成型后,放在木架上晾干,再施彩釉,最后装窑烧制即可。烧制时,对火候的掌控尤为关键。”图木舒克土陶技艺馆技术员张国立边说边拿起原料准备开始手把手教学,“馆里平时也有体验班,游客可以参与从选土、筛土到上色、烧制的全过程,深度领略传统土陶烧制技艺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别看土陶普通,它在我们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呢!那时候,已经有少部分牧民开始从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过渡。因此,他们会利用陶泥、红柳和梧桐烧制生活用具,并在实践中创造出较为先进的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即将泥坯分别放在不同模具中塑形,最后将器物各部分合为一体。这些土陶作品题材广泛、造型丰富、风格独特,乡土气息十足,极具个性和表现力。”谈起当地土陶的历史和艺术特色,图木舒克土陶技艺馆馆长金红伟滔滔不绝。

  如今,当地土陶烧制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50岁的牙合甫江·玉素英对近些年土陶艺术的新发展、新变化感触颇深:“过去,本地有不少土陶作坊,后来随着工业制陶的兴起,传承传统技艺的人也逐渐减少。现在,随着社会各界对传统工艺更加重视,我特别高兴能有越来越多陶艺爱好者和我一起传承土陶艺术。”一些爱好者经过专业培训,成为图木舒克土陶技艺馆的工作人员,让文化遗产在当地扎下根,开出新时代的致富花。2022年,当地还选派15名有一定基础的土陶艺人前往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接受专业培训,既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也为土陶艺术更好实现传承与创新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传承队伍中不断涌入新人,传统技艺也开始融入一些新技术。比如,以前挖土、筛土、和泥、拉坯等土陶烧制工序全靠人工一点点实现。现在,张国立等陶艺师也开始用电动装置带动成型转盘,“这样不会太费力”。

  适度将现代技术引入古法烧制,不但可以提升制陶效率,土陶制品的种类和样式也越来越多。最初,土陶制品只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如碗、盆、缸、桶、油灯、烛台、婴儿摇床等。近些年,一些用土陶制成的生肖摆件、精美花瓶、高档茶具等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还有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土陶文创,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像我们馆烧制的彩陶作品,融合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风格,特别受游客欢迎。”金红伟说。为让传统工艺对接当代生活,图木舒克土陶技艺馆不仅有体验区,还设置了展览区、烧制区,成为融参观游览、购物休闲、体验娱乐于一体的艺术新空间。

  依托土陶馆、博物馆、团史馆等场馆,五十一团唐驿镇积极组织开展土陶艺术普及活动,使公共文化场馆成为民间文化艺术特色服务空间。在团镇主要街道、连队,以土陶为主题的雕塑、文化墙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更多人深入了解土陶艺术。五十一团唐驿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主任冯家鑫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我们的土陶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在传承和发展中彰显土陶之美。”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1日 08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