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文博)探秘“中国古代第一豪车”

发布时间:2024-11-26 06:35:33 来源: sp20241126

   中新社 兰州5月18日电 题:探秘“中国古代第一豪车”

   中新社 记者 冯志军

  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第一豪车”长什么样?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以“车辚马萧 西戎绝唱”为主题的马家塬车舆博物馆,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以战国西戎车舆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马家塬遗址,是目前中国已知等级最高的一处战国晚期西戎贵族墓地。位于中原农耕区和草原游牧区交汇地带的西戎人,对披金挂银的豪车情有独钟。该遗址出土墓葬78座,其中69辆奢华“战国豪车”令人惊叹。

游客在甘肃张家川县马家塬车舆博物馆内参观。  中新社 记者 李亚龙 摄

  如今在博物馆展出的500余件套文物中,按出土文物等比例复原的车辆有8辆,按四分之一比例复原的有14辆,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围观。

  一辆编号为“M16-2”的复原马车,被网友称为“中国古代第一豪车”。其为单辀双轮车,表面髹漆彩绘,车轮及车厢侧板均以金、银、铜花饰、贴金银铁、玛瑙、料珠等装饰,在车厢侧板上还有金箔质大角羊、虎等动物饰件及包金铜泡装饰。

甘肃张家川县马家塬车舆博物馆内展陈的等比例复原战国西戎车舆M16-2。   中新社 记者 李亚龙 摄

  “这些出土车辆不仅设计考究、工艺复杂、制作精美,而且纹饰多样、装饰繁复、极尽奢华,在中国考古历史上实属罕见。”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谢焱说。

  据先秦文献记载,马车生产可谓先秦时期工艺最复杂的“高科技”产品,中国古代大约自商晚期开始使用双轮独辀车,乘客一般站在车厢中以保持平衡,西汉后期逐渐被双辕车取代。马家塬戎人车的主体是独辀车结构,但不同于中原马车的简单朴素,戎人给自己的爱车加装了许多璀璨耀眼的装饰和别具一格的车舆结构。

  “这些出土车辆通体用各类贵重材质进行装饰,覆盖率达90%,整个车体外观几乎看不到一处木质部分。”谢焱告诉记者,为复原出土“残车”,扫描电子显微镜、X荧光、X衍射、红外光谱等现代科技手段通通上阵,“2000多年前的高超车舆制造和金属加工技术令人赞叹”。

甘肃张家川县马家塬车舆博物馆内展陈的等比例复原战国西戎车舆。  中新社 记者 李亚龙 摄

  据谢焱介绍,秦人的高轼车结构相对简单实用,只在车厢后部开一个口作为车门。而戎人车舆不仅样式丰富,结构也较复杂,如在车舆后方用金银铁质装饰构成镂空车门,车舆左右两栏还各包裹一块红色装饰漆板等。

  在埋葬方式上,两者也有不同。秦人马车的两个车轮着地处,会挖一个长方形的坑放置车轮。而戎人马车是直接置于地面,或是将整车分拆成构件,再按相应驾乘位置随葬摆放。

  先秦时期,马车除了是战场上的主要冲杀力量,还被视为礼乐制度的一部分,不同形制、不同数目的车彰显不同的身份地位。据谢焱介绍,马家塬遗址出土的车辆装饰几乎没有重复,根据豪华程度可分为四个“档次”:最华丽的以金、银饰件和珠子装饰;次一级的髹漆,上贴铜饰;第三等级的车仅髹漆;等级最低的为无任何装饰的素车。

图为马家塬遗址随葬车型式样简表。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善于射猎、果敢勇猛的西戎部族,为何对并不具备实用性的豪华车舆青睐有加?谢焱对此分析说,出土车舆装饰中既有蟠螭纹等中原农耕文化元素,也有虎、狼、大角羊等欧亚草原文化元素,“马家塬这批戎人很可能承担着中西方贸易往来的使者身份,他们重视车马的精美装潢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谓西戎,是对先秦时期西北地区周、秦文化区周边少数民族的泛称。而战国时期,在陇山东西两侧活动着多支西戎部族,马家塬的戎人属于哪一支,目前尚无法确定。由于古文献记载分散稀少,学界长期以来对西戎的历史线索和文化面貌认知有限。随着马家塬西戎墓葬群由野外考古转入室内考古,西戎的神秘面纱或将渐渐揭开。(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