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8:29:31 来源: sp20241114
【光明论坛】
作者:侯 顺、陈明辉(均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这为我们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引。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千万工程”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千万工程”以小切口谋大民生,其核心是聚焦农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千万工程”立足浙江实际,走出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发展道路,为全国市县乡村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学习的有益经验,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科学路径、实践样本。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求我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瞄准农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听民意、集民智、议民事、解民忧。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议事亭”“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道德评议团”“百事服务团”等多元化机制,拓展乡村治理参与渠道,激活乡村发展建设内生动力,变“要我建设”为“我要建设”。如上海闵行区浦江镇从搭建民主协商议事平台着手,细化“村网格—队组网格—农户”三级农村网格划分,组织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村级公共事务。让议事“小平台”凝聚乡村“大合力”,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家园建设,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最坚实的民意基础。
让农民群众享受碧水蓝天的生态福祉。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千万工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活实践。新时代新征程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求我们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让农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四川绵阳市游仙区铁炉村持续推进环境整治、公路改造等工程,在保留小青瓦、土墙等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将闲置宅基地和土房改建成“百年土屋”民宿群,村中心铁炉书院设有乡学堂、民俗体验室、茶道室等文化体验区,向游客讲述村子里的故事和故事里的村子。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乡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得到深入发掘,为实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不断蓄积力量。
培育壮大乡村特色富民产业。“千万工程”因地制宜设定乡村发展目标任务,用“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韵”避免了“千村一面”。新时代新征程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求我们量枘制凿,从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意愿等实际出发,打造各具特色的万千乡村。山西清徐县马峪乡西梁泉村有近百年的葡萄栽种历史,全村90%以上的农户从事葡萄种植,葡萄品种多达160余种。清徐县立足资源优势,以葡萄产业带动西梁泉村及周边21个葡果村建起集种植、采摘、观光、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动28个村级组织发展和数万人就业,“种”出农民群众香甜新生活。实践证明,只有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才能成功打造乡村特色产业,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千万工程”采取“全面整治”与“示范建设”相结合,精准施策,推动浙江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快、乡村经济最活、乡村环境最美、农民生活最优、城乡区域最协调的省份之一。新时代新征程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求我们强化系统观念,坚持美村与富村并进、塑形和铸魂并重,既提升乡村“颜值”、又提升乡村“内涵”。山东枣庄市市中区以系统思维打破行政壁垒,在村巡察中建立“巡察吹哨、部门报到、纪检监督”模式,实行巡察组制单、巡察办派单、区直部门接单、纪委监委对单、区领导督单“五单联办”,及时破解多个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实现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加强乡村振兴的统筹协调,形成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必将更好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千万工程”实施20多年来,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总结应用好其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当立足各自实际情况,学习运用“千万工程”成功经验,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行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08日 02版)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