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海姆:如果中国电动车是“产能过剩”,那美国硅谷的数字产品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11-30 23:48:56 来源: sp20241130

  导读:美国近期频繁炒作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产能过剩”。事实上,中国在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积极引入特斯拉等美国企业,促进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形成良性竞争,对全球绿色能源技术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上,美国曾在几乎所有产业部门都存在“产能过剩”。现在,美国应摒弃对华偏见,在绿色产业领域开展中美对话与合作,共促全球绿色发展。

  今年3月,我去甘肃省武威市考察。我不住地提醒自己这不是做梦:广袤的沙漠上布满了太阳能电池板,一直延伸至地平线的尽头。这座光伏电站是由中国三峡集团和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建设的,这两家公司还有大量的风能发电业务。

  可能我的想法有些简单了,但我真的认为这正是世界所期冀的。对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投资,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将绿色能源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使中国能够在2030年前如期实现其碳排放达峰的目标。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大约在同一时间访问了北京,这使我有了不同的思考。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大规模推广绿色技术并非对世界的巨大贡献,而是一个“问题”——耶伦认为,中国在绿色领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但这怎么可能呢?

  我清晰地记得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结束时,一些环保人士非常绝望,他们几乎看不到解决方案。是啊,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总理温家宝、德国总理默克尔、印度总理辛格和巴西总统卢拉都在场,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当我们离开哥本哈根时,没有人会想到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太阳能的价格会下降近80%,海上风能的价格会下降近70%。这在很大程度上(当然并非完全)归功于中国。我以为这正是我们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包括拜登政府在内的一些政府认为,我们需要将生产转向绿色,而且必须是以创新、规模化、低成本的方式。

  关于中国“产能过剩”的论调是反常识的,而且也与从亚当·斯密开始发展起来的所有经济理论相悖。我的国家挪威在石油和渔业方面存在巨大的“产能过剩”。我们出口的石油远远超过国内消费量,我们捕捞的鳕鱼和鲑鱼也远远超过自给自足的消耗量。但正是这种“产能过剩”使我们能够从美国购买手机,从法国购买葡萄酒,从中国购买电动汽车。

  在近现代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从“过剩”的产能中受益更多。在20世纪中叶,美国占全球经济总量近一半,在几乎所有产业部门都存在产能过剩,这使美国变得非常强大。目前,硅谷的数字产品产能同样严重过剩。如果硅谷的产品只供给加利福尼亚州或美国,那么这个小山谷也就不会闻名世界了。

  如今,中国在几乎所有绿色部门都占据主导地位,在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技术,以及电动汽车和电池方面的产量均占全球60%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中国能不能实现绿色转型?也许能,但成本会高得多,速度也会因而慢得多。

  西方国家应该及早行动,面对中国在绿色转型方面的领导地位,正确的做法是追求创新和绿色竞争,而不是走向保护主义。保护主义是“逐底竞争”,而绿色竞争则是“逐顶竞争”。

  中国邀请特斯拉在上海建造超级工厂,为中国电动车市场带来“鲶鱼”效益,倒逼许多较小的中国企业力争上游。效果立竿见影,比亚迪、吉利、小鹏、蔚来等公司现在都成为了强有力的市场竞争者。华为和小米等科技公司也加入了这场竞争。

  同样,西方国家应该邀请比亚迪、宁德时代、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金风科技和远景科技投资欧洲和美国,这才能让他们的企业加速发展。

  去年我参观了宁德时代公司,这是一家世界领先的电池制造商,为特斯拉及其他许多公司提供电池产品。宁德时代对德国的宝马公司赞誉有加,多次表示宝马对他们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并通过分享技术和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起步。

  这样的伙伴关系可以复制,只不过,现在换成了中国企业领头。

  但一个巴掌拍不响,西方需要对来自中国的竞争作出建设性的回应才是。中国也可以通过对话合作来推动这一进程。

  当然,每个国家都希望把就业机会留在国内:印度总理莫迪推出了“印度制造”战略;法国总统马克龙忧心法国的就业问题;德国总理朔尔茨则关注德国汽车工业的未来。所以,仅靠中国出口绿色产品是不行的,中国企业将被要求在欧美、亚非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我很高兴能看到比亚迪在巴西投资,宁德时代在匈牙利投资,以及隆基绿能在越南投资……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投资。

  中国也应认真考虑那些抱怨中国市场没有公平竞争环境的企业。例如,目前在中国的风电设备市场上,已经基本见不到外国企业了。这也许只是单纯因为它们的竞争力不够。但通过对话来确保市场的公平互惠准入,可以让质疑者闭嘴。

  2023年,中国的清洁技术研发投资额高达676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38%;而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总投资达8900亿美元,太阳能和风能新增装机300千兆瓦,是挪威总水力发电能力的10倍。这些水电在严寒冬季温暖了所有挪威居民,并满足了所有的电力需求。

  中国在绿色领域的“产能过剩”理当受到赞赏,而非批评。但也应当促进深入对话,以确保所有国家都能从中受益。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Fool's errand"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