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4-12-27 09:18:48 来源: sp20241227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目前,东兴区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已建成4个专业园区,引进服务外包企业30余户,业务涵盖客户服务、内容审核、数据处理、金融服务等领域。图为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D区。   兰自涛摄(人民视觉)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去年底正式生效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人数呈大幅增长态势。连日来,位于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迎来跨境游客高峰。图为日前,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旅游巴士从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   新华社记者 丁 磊摄

  宋 博制(新华社发)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近3.6万亿元,同比增长14%;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向好;旅行服务增长迅猛……近日,中国服务贸易上半年数据出炉,呈现诸多亮点。

  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在持续扩大开放中向新、向“智”发展。服务贸易跑出“加速度”靠什么?如何推动中国服务贸易迈向更高水平,为建设贸易强国发挥更大作用?

  

  打通来华旅行服务“堵点”

  三五成群逛街、品尝各种美食、感受中轴线风光……在北京街头,许多市民注意到,外国游客越来越多了。

  中国旅行服务活力正在释放。以北京为例,今年上半年,北京共举办演出、赛事、会展等大型活动965场次,北京口岸免签入境外国游客同比增长10倍。

  来华外国人在通勤、支付、投宿等方面的堵点正在打通。

  “我7年前来过中国,这是第二次,感觉中国对外国游客友好又开放。我手上这个程序就很好用。”在北京市鼓楼大街,加拿大游客皮埃尔向记者展示了Beijing Service(北京服务)微信公众号,其中包括“Discover”(发现北京)、“Business”(投资北京)、“Services”(高频服务)三个主栏目。

  记者注意到,“Discover”栏目包含工作、生活、留学、旅游和消费五大主题板块,提供全流程、场景式的网上服务。“Business”栏目提供全景式营商服务。“Services”栏目聚焦外籍人士在京办事热点,开设签证、停居留许可、住宿登记等预约通道。

  签证是外籍人士来华的第一步。随着“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落地,外国人来华更便捷,带动中国旅行服务实现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中国旅行服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达9617.1亿元,增长47.7%,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专家分析,旅行服务进出口迅速增长,与不断优化的免签入境政策有较大关系。自去年底以来,中国进一步加大旅游领域对外开放力度,已陆续对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实施免签入境政策,同安提瓜和巴布达、新加坡、泰国等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并对50多个国家实施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免签国“朋友圈”持续扩容,外籍人员入境便利度不断提升。

  免签名单越来越长,负面清单越来越短。扩大服务业开放,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加快推进离岸贸易发展……中国服务贸易迈向更高水平,“开放”是关键词。

  2016年以来,商务部3次出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围绕完善管理体制、健全促进体系、完善监管模式等8项任务进行探索。北京、上海等试点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如《上海市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北京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今年,中国开始实施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标志着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形成了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体系。业内人士分析,相关负面清单对境外服务和服务提供者采取的特别管理措施涵盖了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服务提供模式,对境内外服务提供者在跨境服务贸易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准入,具有开放力度大、透明度高、风险可控性强等特点,将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向新向“智”,快速发展

  以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和养老金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等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正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向新向“智”发展的重要动能。

  进出口规模达14176.2亿元,增长3.7%;出口规模达8021.2亿元,增长2.1%;知识产权使用费、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等领域增幅较大……今年上半年,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广东是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前沿。据了解,广东自贸试验区实施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后,在金融、文化、专业服务等领域已作出6项特别开放安排。在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广东自贸试验区扩大了对港澳金融、法律、会计、工程、旅游、检测认证等服务业开放,推动全国首家港澳资独资或控股的银行、证券、基金机构落地,实现了粤港澳跨境支付、跨境理财通、跨境保险、跨境住房按揭等创新措施。

  在深圳,当地商务部门正大力培育数字贸易经营主体,鼓励服务贸易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不久前,在深圳举行的“推动深圳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体系宣讲会”上,宣讲人员对服务贸易统计监测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操作、中央等各级服务贸易资金政策、国际货运代理相关事项等方面内容进行讲解,提高各类服务贸易政策的知晓率和惠及面。此外,深圳还持续做大做强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数据交易所、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力争202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400亿美元。

  服务外包也是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反映出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攀升。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781亿美元,执行额1209.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0.5%。其中,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同比分别增长12.6%、14.9%。信息技术研发服务、设计服务和维修维护服务业务增长较快,执行额同比分别增长19.2%、22.9%和19.4%。

  组织2500余家科创企业上线入驻宜昌科创供应链平台;开展市级服务贸易(外包)公共服务平台评选;组织200余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推动符合条件企业注册填报服务外包业务……在“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湖北省宜昌市,当地有关部门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检验检测、人力资源、工业设计、工程设计、飞机维修、高新技术研发等服务外包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作为知识人才密集型高端服务产业,服务外包涉及多个领域,需要大量懂技术、外语、营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宜昌市推动全市中高职院校新增设服务外包类专业,全市15所中高职院校开设了服务外包类专业151个,在校学生达3.8万人,宜昌产教融合智慧服务平台对接50余家服务外包企业入驻。随着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更多人力资源流向服务外包产业。截至今年6月,宜昌市服务外包累计吸纳从业人员近15万人,大学及以上学历占56.6%。

  让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得益彰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看规模,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仍然较大。看结构,以旅行、运输、建筑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贸易仍在中国服务贸易格局中占主体地位,高附加值服务出口比重偏低,服务贸易整体品牌影响力不足。此外,服务贸易发展在区域分布上较不平衡,东部地区服务贸易占主导地位,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中国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能否实现对货物贸易的“借力发展”“相得益彰”?

  近期,海南省海口市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通过培育优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支持有关服务贸易管理事项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大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及应对力度等举措,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发展。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将带来“1+1>2”的效果。

  全面生效一年多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将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商务部方面近期表示,将加强与RCEP成员服务贸易合作,积极运用RCEP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规则利好,围绕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等目标,支持数字贸易基地和重点企业积极融入RCEP数字贸易市场网络,拓展跨境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影视版权输出、动漫游戏出口等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加强与RCEP成员的中医药领域合作。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将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发力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蓝庆新认为,中国服务贸易应提升数字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融合水平,不断扩大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推动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拓展跨境交付、跨境电商平台等新模式,积极探索数据贸易,实现“全球买、全球卖”。

  “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数字贸易成为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三大支柱’。”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数字技术快速突破、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深入发展,跨境服务贸易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激活,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市场潜力巨大。商务部将继续优化服务进出口结构,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扩大中医药等特色服务出口和研发设计、节能降碳、环境、医疗等服务进口。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