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以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发布时间:2024-11-18 08:20:37 来源: sp20241118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统筹谋划,推动金融事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履行金融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

一、深刻把握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强化保险业功能性定位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双重属性,盈利要服从功能发挥。新时代的保险业应该深刻理解和把握“服从功能发挥”的要求,实现保险与经济、社会、环境共生共荣,进一步强化三方面重要功能。

一是强化服务国家大局功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把“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摆在了“八个坚持”的首位,具有统领地位。保险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核心在于听党话、跟党走,完整准确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周期优势,做“耐心资本”,通过股权、债权、基金等多元投资方式,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优先满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为区域发展战略“输血蓄能”。另一方面,我们要发挥保险独特保障功能,全面融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支持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主动性,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二是强化守护人民美好生活功能。“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保险事业根本上是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保障、增进人民福祉的事业。当前,保险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解决“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保险行业应当强化问题导向,紧盯老百姓在保险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加快推进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强化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保险业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赋予了保险业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更加清晰的行业定位。当前,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篇大文章”所代表的关键词,正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关键着力点,也是保险业的优势所在,大有可为。具体而言,在科技金融上,既要发挥保险业资金融通功能,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风险保障,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要创新风险保障功能,为科技型企业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保险服务。在绿色金融上,积极为清洁能源的研发、投资、推广运用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不断优化绿色产业客户的一揽子保险产品服务方案。在普惠金融上,努力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并重点围绕新市民、新脱贫人口、新可承保人群需求,进一步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织密织牢保险保障网。在养老金融上,有针对性地不断丰富缴费灵活、保障适宜的具备养老属性的产品体系,更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金融需求,同时进一步探索“保险+养老服务”的特色保障模式。在数字金融上,加快数字化转型,丰富数字化服务供给,提高保险服务便利性、精准性和竞争力。

二、切实加强优质金融服务,不断提升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新能力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保险业要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拥抱新时代,响应新定位,必须打造新能力。

一是提高产品服务供给能力。一方面,强化“产品+服务”理念,以营销体系改革为抓手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深入推动保险与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服务衔接,重塑保险的产业链、价值链,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保障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加强与医院、医保局以及健康管理第三方的合作,积极参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积累医疗健康数据资源,实现降费、控费,平衡盈利与赔付水平,加快提升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精准性。

二是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加强资产负债联动既是从保险运行本质规律出发、着力实现公司自身稳健经营和长期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为人民群众提供超长期保障(如养老保险保障)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坚持用资产负债管理理念统筹经营管理,推动资负两端相向而行。从思维方式上,要将狭义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拓展到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从系统性、全局性的经营视角出发,在公司整体风险偏好、合规性等一系列要求和约束之下,通过协调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决策,主动实现长期经营目标。从管理范畴上,将资产负债管理理念真正贯穿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全链条,产品设计开发、销售管理、客户服务、投资管理、运营管理、费用管理、资本管理、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统一思想、主动作为、形成合力,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进行有效互动。

三是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强大的金融机构要运营效率高。就保险公司经营现状来讲,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是提高经营效率的关键突破口。一方面,保险业要加强各类成本的精细化管控,充分发挥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在销售、服务和管理中的运用,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并努力将费用管控的成效正向反馈在产品定价、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上,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保险业应当加强苦练“内功”,持续优化费用、佣金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效率,把更多资源运用到改善客户服务体验、销售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等领域上来。

四是提高新质生产力应用能力。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保险业应该加快壮大保险科技力量,特别是大力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进一步加快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在决策支持、精准销售、优化服务、产品定价、风险防控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运用。

三、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金融风险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特别强,处理不善还会引发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防范化解风险是我们的专业所在,更应把风险防控挺在前面,深入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对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要求,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一是积极培育合规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金融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保险业应当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优秀文化。秉持“成己为人、成人达己”,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我们的发展是以长期信用为基础的,更要在坚持契约精神、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方面作好表率,加强行业自律,持续推进销售人员诚信文化建设。我们要注重树立树牢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既看当下,更看长远,特别是在培育新动能的过程中,不搞伪创新、乱创新,持续用优秀的作风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金融生态。

二是不断强化合规经营。合规经营是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的重中之重。保险业应当在把握好权和责、快和稳、防和灭的关系中推进合规经营。当前,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自身发展也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时期。行业应当充分考虑新形势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加强对跨周期宏观环境、市场利率、疾病发生率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优化资产负债,持续提升企业合规经营能力。

三是持续升级合规手段。为增强风险治理的预见性和敏捷度,保险公司应当进一步优化风险治理“工具箱”,切实提升三道防线的独立性、协同性和有效性。补齐制度短板,强化风险分级分类管控,推进风险治理“精准拆弹”。依托科技力量,加强对巨量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提升风险识别有效性与模型精度,着重建立全域互联、直通基层、垂直监控的监测预警体系,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严格做好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保障客户合法权益。充分发挥金融队伍重要支撑作用,守牢守好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用好审计监督,严管金融资源和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人员,坚决抵制各种“围猎”“诱惑”。

中国人寿作为党领导下的金融保险企业,与国同心、与国同兴,完整传承了红色金融理念,将坚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驰而不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截至2023年,公司累计投资实体经济规模超4万亿元,积极投身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大病保险、长护试点保险覆盖人群最多的人身险保险公司,持续深耕医疗险、健康险业务,2023年平均每天赔付超1.6亿元,用雪中送炭将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始终。公司在全力服务“国之大者”的同时,自身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3年公司总保费突破6400亿元,相当于上市之初的4.3倍,内含价值突破1.2万亿元,增长超10倍,稳居行业首位,市值位居全球寿险业前列。此外,公司科技自立自强、运营服务质量、风险综合评级情况等软实力均为行业最高水平,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干为要,行胜于言。中国人寿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坚持强化功能性定位,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扎实推进新时代保险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

(责编:董童、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