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技艺绽新彩(传承)

发布时间:2024-12-25 02:01:55 来源: sp20241225

  碎炭、起火、熔铁、扬水、打花……夜晚,在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一场流光溢彩的“打铁花”民俗文化表演正在上演(见图,受访者供图)。随着1600摄氏度的铁水在夜空中幻化成漫天的“星光”,绚烂、璀璨,瞬间惊艳全场,现场观众由衷发出阵阵惊叹。而这一巧夺天工的“重金属艺术”正是开封打铁花第二十二代传承人刘小松及其团队的作品。

  打铁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是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为流行,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在儿时的记忆里,每年过年或者元宵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烧铁水打铁花。”45岁的刘小松说。然而由于打铁花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存在一定的危险,这项技艺曾在村里中断了十几年。

  看长辈打铁花,让年少时的刘小松在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学好这门手艺。2008年,打铁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小松决定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他追寻打铁花绝技,拜师、走访、与同行探讨……机缘巧合,他认识了师父夏双套——开封打铁花第二十一代传承人。“师父常常告诉我,打铁花是勇敢者的游戏。”刘小松说。的确如此,这项绝技对表演者的身体条件和技术要求非常高。因为表演者必须手持“花棒”用力击打,使高温铁水直击长空。只有打得越高、越散,铁水才能在空中如天女散花,变成微小的铁屑在空中燃烧、冷却、降落,从而避免人员烫伤。如果力度不够,或者打击的位置不准确,铁水就不能在空中完全散开,或者飞跃的高度有限,不仅打出的铁花不够美观,还特别容易烫伤表演者。

  如今,刘小松也带起了徒弟,而且比师父带得更多。刘小松是开封龙亭区水稻乡刘庄村人,如今村里200多个小伙都加入了他的团队。他从中挑选出好苗子,手把手地教。“一开始先用清水学,很安全。学习这项绝活不仅要眼疾手快,而且要能吃苦。到了我们这一代,绝不能把老祖宗的东西弄丢了。”刘小松说。目前,在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刘小松的徒弟庞飞、张宝已经挑起了大梁,每天晚上都会给游客奉上一场视觉盛宴。

  对于打铁花的表演,刘小松还带领团队苦心钻研创新,把原先村里简易的风火轮表演不断改良,和打铁花一起搬上各大景区演出现场,成为夜空中的一抹亮色。“风火轮也是打铁花的一种,它是通过轮子的转动,让放在一起的锯末、碎木炭、小铁片摩擦生热起火。原先是手摇的,需要几个人轮流摇,10分钟后才有火花,但现在我们改成电机的,配合传统的打铁花,在景区表演更为惊艳。”刘小松说。下一步,刘小松还准备研究“七彩铁花”,“通过在铁水里添加不同剂量的黄铜或红铜,铁花的颜色就会更加丰富,给观众带来更多惊喜。”刘小松信心满满。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2日 07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