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和丰富文学生活,记录时代壮阔与美好(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发布时间:2024-08-25 07:50:31 来源: sp20240825

  由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浙江文学馆等组成的之江文化中心。   俞元坤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为满足当今读者精神生活需要,文学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革新,而革新的途径之一就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基层群众的表达愿望与表达能力不断增强,文学出版界有意识地从中发现那些有生活、有才华、有特色的基层作家,编辑与作者一道整理打磨作品

  过去10年,文学创作者实力不断拓展和加强,特别是年轻作者接连涌现,这与创意写作专业的蓬勃发展有密切关系

  

  一段时间里,《三体》《繁花》《我的阿勒泰》等文学作品先后被改编为影视剧并获得观众好评,越来越多的文学名家在新媒体平台开设各具特色的文学课,一批青年作家凭借别出心裁的作品为文坛带来新的美学范式,文学直播、文学纪录片、文学谈话类节目、文学盛典等活动纷至沓来……这些现象显示出新时代文学正在发生改变。在社会生活的激发下,在时代精神的召唤下,中国当代文学正不断吸纳新的元素,借鉴不同媒介内容的优势,生成自我变革的动力与活力,以适应新时代读者的需求。

  传统纯文学与类型文学融合互鉴,实现雅俗共赏

  一个时代的文学归根结底要靠作品来说话,作品是作家的立身之本,也是文学的发展之本。从文学作品来看,新时代文学的活力突出体现在传统纯文学与类型文学的进一步融合上。

  以往传统纯文学的发表阵地主要是文学期刊,类型文学则在文学期刊之外,更多地依靠互联网进行发表和传播。二者之间,无论是写作体例、呈现方式还是读者群,都有很大不同,一直并行不悖。然而,在这个媒介形式快速变革、文娱方式不断翻新的时代,文学的样态也发生着变化,传统纯文学与类型文学之间不再泾渭分明。为满足当今读者精神生活需要,文学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革新,而革新的途径之一就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人们希望文学中既有乡村经验又有都市生活,既有恢弘史诗又有轻逸小品,既追求思想深刻又观照日常生活,既能吸引目光又能贴近心灵。要满足这样的阅读需求,纯文学必须重视作品的可读性,类型文学恰恰可以提供这方面经验。一些作家在创作之初,就与读者展开积极互动。从主角设定到背景选择再到情节细节,作者充分了解并且尽量满足读者需求,集思广益,不断调整文本走向。类型文学中的架构设置、叙事模式和情节元素是在长久创作历史中积淀形成的,它们中蕴藏的吸引力“秘方”经过了一代代读者检验。近年来,一些传统纯文学作家有意识地将历史、科幻、侦探、奇幻等类型元素运用到作品中,探索文体和语言的新路,实现雅俗共赏、艺术性可读性兼具的文本效果。

  与此同时,类型文学也需要从传统文学中获得支持。任何震撼人心、经久流传的作品,都不会完全以娱乐读者为目的。中国古典文学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传统,现代文学对社会的描摹、对人性的洞察,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历久弥新的光彩和经得起不断阐释的意蕴空间,都值得今天的类型文学作家借鉴吸收,借此反观自身,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多年来,各地作协、各高校陆续举办网络文学作家班,为网络作家学习深造提供机会,使他们在创作上得到更丰厚的文学传统的滋养,在浩瀚的素材海洋里找到思想的锚点。类型文学是一种高设定的文学形式,为了追求情节的刺激和人物的强烈,作者很容易陷入生编硬造、脱离现实的境地。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和相关的基层采风、体验生活等活动,帮助网络作家更好地深入现实、接通地脉,写出更具当代性的作品。

  文学出版各显其能,更好走近读者

  文学出版是文学抵达读者的重要环节,也是文学活力的晴雨表。走进今天的图书市场,可以看到,文学图书琳琅满目、种类繁多,新作者新主题新形式层出不穷。名刊名社之外,还有许多“小而美”的图书品牌和工作室参与其间,共同开发汉语写作的潜力,推动文学生态的建设。

  讲求效率的时代,“导读”成为文学阅读的重要组成。如今的出版市场上,“导读”类书籍需求量激增,文学类的名家解读、名作导读更是其中热门。这说明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渴望在有限时间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好的导读与解读,正起到提升阅读效率、加深读者理解、促进读者思考的积极作用。这类书籍不仅依赖名家名师的资质和才能,也需要高水准的编辑策划,只有瞄准读者需求、文本解读扎实、审美引导得当,才能充分彰显文学魅力,提升读者文学修养。

  全民写作的时代,出版让更多非职业作家“被看见”。“矿工作家”陈年喜、“外卖诗人”王计兵、“快递作家”胡安焉,他们的作品《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我在北京送快递》等创造了可观的图书销量,得到文学界内外的好评,显示出基层作家群体蕴含的无穷潜力。他们之所以能走到聚光灯下,离不开文学出版的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脉络里,一直都有大众写作的传统。早在20世纪30年代,邹韬奋、茅盾就策划了“中国的一日”大型征文活动,20世纪40年代,冀中抗日根据地也发起了“冀中一日”写作运动,二者都鼓励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众性写作,创作与他们自身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优秀作品。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基层群众的表达愿望与表达能力不断增强,文学出版界有意识地从中发现那些有生活、有才华、有特色的基层作家,编辑与作者一道整理打磨作品。这些基层写作者往往能体验到相较于专业作家更广阔、更多元的生活,触及专业作家深入不到的现场,他们真诚质朴的创作也弥补了当代文学中较为缺乏的一些生活图景,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因而能实现出圈传播。

  全媒体时代,文学也需要有“议题设置”的能力。文学主题的系列书出版就是一大亮点。相较于传统文学期刊,系列书既保持连续性,又更强调策划性和话题性,常常围绕某个主题或话题,收录不同作者不同形式的作品,多角度、多层次推进主题。这种议题设置的能力,使得文学界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更为紧密。在纸质出版物以外,当下有各种各样的文学产品与文学服务,播客、音频、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上还有许多关于文学的主题讨论。这些讨论也创造了作者、读者、出版人近距离交流的契机,让文学议题得到更多延伸思考,在交流中形成良好的呼应与共振。

  创意写作培养文学新锐,助力全民写作

  观察新时代文学的新活力,最终还要落在作家主体和创作者队伍上。过去10年,文学创作者实力不断拓展和加强,特别是年轻作者接连涌现,这与创意写作专业的蓬勃发展有密切关系。创意写作专业的教学与培养,让一批新锐作者脱颖而出,为当代文坛注入新鲜血液。

  目前来看,创意写作专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在标准化培养过程中,日渐重视因材施教。每个作家都有独异的写作风格,其写作能力的拓展与提高,必须以发扬写作风格为基础。创意写作专业若要繁荣发展,应避免同质化写作现象的出现。学科负责人及相关教师要更注重“量体裁衣”,创新探索教学和培养模式,通过一系列个性化指导、阅读、作品讨论、采风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既能博采众长,又能彰显个人特质。这样假以时日,随着创作经验的丰富和创作技巧的拓展,他们中的佼佼者会成为文学界的中坚力量。

  创意写作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很大程度在于它的诞生符合大众的需求和期待。如今,写作不再是一项神秘天赋,而是一项获取更多工作机会、展现自我个性的基本技能。从文学作品到广告文案,再到视频脚本、微信公众号文章等,写作能力都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创意写作专业的发展应该更多地走向社会,走向大众。例如组织短期课程培训,让社会上对写作有热情的人申请和参与。这些课程不仅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写作技能,同时也是开展大众美育的有效途径。

  时代的发展要求文学予以回应。这不仅需要作家以纵览古今中外的文化视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需要作家拥有适应不同媒介需求、读者需求的生产能力,需要创作、出版、传播、接受、批评等文学链条各环节之间密切联动,也需要人才培养推陈出新,走出一条高效、高质、本土化的文学教育之路。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孕育了文学的活力,推动新时代文学不断攀登高峰,让我们继续创造和丰富文学生活,一起记录时代的壮阔与美好。

  (作者为作家)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6日 20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