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科技攻关 激发创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09-11 15:01:04 来源: sp20240911

  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以下简称“哈工大重研院”)先进陶瓷及智能制造研究中心,这里正在进行繁忙的研发工作。

  “常见的瓷具不耐摔碰,但利用精密控制工艺烧结成型的特种陶瓷,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医疗、高端机械装备等领域。”研究中心主任杨治华介绍,随着国家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对部分关键零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耐高温、抗辐射、承受航天器运行当中的剧烈震动和气流冲刷,最重要的是信号传输性能要强,很多金属材料会屏蔽电磁波信号,这就导致了适用材料非常难找。

  怎么办?哈工大重研院党支部把研究团队的党员召集到了一起。“这个项目涉及的都是行业瓶颈难题,谁也不能完全保证能按时研制出来。”商讨会上,不少团队成员犯了难。

  “我们党员干部就是要走在前、作表率,敢于迎难而上。”杨治华与团队成员经过多轮的材料筛选,选定了材料体系及新型智能制造工艺技术路线。研发的第一阶段任务就是进行原理样件验证,没承想,刚开始就遇到了难题。

  由于复杂结构陶瓷器件的制备工序繁琐、周期很长,只能使用3D打印技术将陶瓷材料制备器件。但当时该技术刚刚起步,国内的3D打印设备无法满足要求。

  “我们只好自己改装设备,改进打印材料和技术。”哈工大重研院先进陶瓷及智能制造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相介绍,他们从零开始学习3D打印相关知识,拜访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主题论坛、学术活动等,在实验室中不断设计方案并进行验证。实验、失败、归零、重来……为解决这个问题,整个团队花了近5年的时间。

  在此期间,党员骨干带领团队成员一头扎进实验室,经过不断改进,该团队实现了陶瓷电路材料的3D互通互联结构一体化成型,大幅缩短了产品研制周期。“我们打印一个样品只需要半天时间,而以往起码要一个星期,而且结构精度可以达到20微米,最高误差不超过5微米,比以前提高了一大截。”周国相说。

  2021年,两江协同创新区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入驻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和人才优势,开展特色党建活动。随后,两江协同创新区成立3D打印协同创新中心,整合10余家与3D打印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我们经常进行探讨交流,很多设备也可以共享,大大加快了科研进程。”周国相说。

  近年来,哈工大重研院党支部加强党建引领,加快改革转型,构建长期、稳定、全面的“党建+业务”深度协作关系。该院通过成立协会、举办沙龙、读书分享等活动创造交流机会,营造学习氛围,使党建真正与业务相融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如今,一批批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一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5日 11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