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兼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11-14 18:02:08 来源: sp2024111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三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体现出将战略和策略相统筹、将趋向与路径相结合的显著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理论的新范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社会实践的新课题,必须分析生产力的形成因素及变化趋势,契合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及核心标志,凸显新型生产关系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对生产力理论和实践、生产力发展历史和趋势、生产力推动主体和动力等方面的深刻把握,是一个与国民经济中多个领域紧密关联的动态过程。从系统观念和全局出发,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统筹兼顾,汇聚多方合力,形成强大动能。

  其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着力提高要素组合效率,同时兼顾要素供给维度的调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组合对生产力的作用。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缩减、占比下降,要素供给状况正发生深刻转变,需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来激发人口红利,将知识、数据等纳入要素范围。考虑到有形要素供给往往存在数量约束,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将侧重点转向要素组合效率。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更具持久性和稳健性。因此,必须推动要素再配置,推动要素组合方式创新,使不同要素组合体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其二,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更加突出制度变革对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更加凸显科技对生产过程的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提高科技投入水平、壮大科技研发队伍、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科技创新是在特定制度环境下发生的,制度变革是科技创新的客观要求,只有在制度调整并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条件下,科技创新及其对生产力的支撑作用才具有根本保障。为此,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通过制度层面的优化,为创新者提供更宽松的氛围、更充分的激励和更稳定的预期。

  其三,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将供给驱动和需求牵引相协同,特别是要解决影响需求扩大的主要瓶颈。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微观层面通常体现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供给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关注供给驱动,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供给端变化会塑造需求端的消费规模、层次和结构。同时,生产力不能脱离需求而单独存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供给,必须通过交换转化为消费才具有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导向,充分发挥需求对生产力发展的牵引功能。要积极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将绿色、养老等新兴需求及时纳入生产体系,着力缩小城乡、地区和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扩大需求的过程中向供给端准确传递市场信号,有效发挥需求牵引的重要作用。

  其四,发展新质生产力,应通盘考虑效率增长和结果分配两个方面,充分研判和应对可能产生的多重效应。就经济核算而言,生产力发展集中体现为GDP的增长。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变革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新发展动能,推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伴随着效率增长,这对于社会财富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不同领域的进程及结果存在差异,一般会率先发生在对市场变化敏感、创新能力突出的部门或企业,这些部门或企业往往属于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对一般劳动者提供的就业岗位可能会减少。可见,新质生产力在提高整体生产效率的同时,有可能会对不同群体的收入和就业状况产生影响,这种结果分配的非均匀特征值得关注。必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社会化分工的需要,统筹推进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发展,并做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稳定和扩大就业等方面的工作。

  其五,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将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充分释放不同地区的创新和探索潜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不同地区的禀赋条件、产业特征存在差异。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在国家整体部署和战略规划下探寻发展路径。为更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应在宏观层面确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通过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出台产业引导政策推进基础研究工作和重点产业发展,通过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考虑到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等特征,在完善顶层设计的同时,应赋予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必要的探索空间,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财政管理制度,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鼓励各地依据自身条件和比较优势,推进不同产业或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创新活动,从而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发展图景。

  其六,发展新质生产力,应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形成长效机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新型生产关系可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密关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包括界定和保护产权,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依靠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则完善等降低交易成本,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增强在基础研究和重点产业领域的财政投资,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熨平经济波动等。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与企业等微观主体的行为密切相关。解答好新质生产力发展课题,当务之急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稳定企业发展预期,优化营商环境,将民营企业投资增长、创新型实体类项目投资增长作为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消除要素再配置的制度障碍,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使企业基于市场信号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驱力量,更好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高 帆 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张子怡】